海关总署13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: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.53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下降1.9%。其中,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,我国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.1%、0.4%和2.1%。
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,第三季度进、出口如何实现同步正增长?如何解读这份成绩单?
外贸逐季回稳向好,成绩得来实属不易
“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外贸绝对规模同比下降,但是底部企稳的迹象明显。同时,在提质增效升级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变化。”在国新办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说。
从数据看:一季度,我国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7.2%、6.3%和8.3%;二季度,进出口、进口值分别下降0.2%和1.3%,出口值增长0.6%;三季度,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.1%、0.4%和2.1%。
“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,这既有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,出口企业信心增强的正面影响,也有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进口价格跌幅有所收窄的带动作用。”黄颂平指出。
近三年来,国务院共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文件,不仅立足稳增长,更注重调结构、转方式以及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,措施针对性强、力度大。
外部环境有改善的迹象,出口企业的信心有所增强。衡量全球贸易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,从今年2月初290点的历史低点,到9月底回升到900点以上,超过去年同期水平。
今年以来,我国经济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好的态势继续保持,国内需求有所回升,带动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。与此同时,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势也有所放缓。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5.3%,较上半年收窄2.7个百分点。
不单追求规模的增长,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
“今年以来,我国进出口的贸易方式结构、市场多元化、贸易主体和产品结构、贸易条件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改善。”黄颂平说。
一系列最新数据可以支撑黄颂平的观点:前三季度,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1.1个百分点;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2.2个百分点,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首位;国际市场多元化取得新的进展,对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巴基斯坦、波兰、孟加拉国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成了新的亮点。
从进出口的商品结构来看,传统“大路货”正在向“优进优出”积极转型。
得益于充足的资本、完善的工业体系及强大的制造能力,我国企业在加快“走出去”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带动了装备制造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。前三季度,传统优势产品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,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态势,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增长5.7%,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6.3%。
在进口方面,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同比增长1.4%,体现出我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开放,实行积极进口政策取得实效。
精准发力,巩固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
“总体看来,尽管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呈现出了回稳向好的态势,但支撑外贸持续反弹的基础尚不牢固。”黄颂平指出。
9月27日,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最新贸易展望报告,将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由4月份预测的2.8%下调至1.7%,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预测,表明今年的全球贸易困难重重。
“今年我国外贸的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,传统外贸竞争力优势出现弱化。”黄颂平说,“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要进一步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巩固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,精准发力,切实为企业减负,为增长助力。”
提振外贸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持续发力。海关总署对近3000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,三季度内各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分别为36.9、38.7和39.9,逐月提升。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和经理人指数也连续提高,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的信心在增强。
千通国际提供
http://www.channelsh.com